行业资讯
赣州要打造海绵城市,规划设计新鲜出炉!
重磅消息!
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
新鲜出炉
这些规划项目将影响我们的生活
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~

第一时间,小编给大家介绍下
什么是“海绵城市”
海绵城市是有效防治城市内涝、保障城市生态安全、修复城市水生态、涵养水资源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重要保障,特别是我市作为南方多雨城市,加强城市生态涵养功能是非常重要。
去年年底
赣州市启动了
《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的编制
规划将以“蓝色三江水、福寿海绵城”为目标
系统有助于赣州市海绵城市建设
如今,项目规划出炉
一起来分析下~
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2017-2030年)公布内容

一、规划范围
本专项规划范围为规划期末赣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,总面积约为285平方公里。
二、规划期限
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期限为2016-2030年,其中近期为2016年~2020年、中期为2020年~2025年、远期为2025年~2030年。

三、规划内容
1、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
表1: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
| 目标 | 
 序号 | 
 指标 | 
 2020年 | 
 2030年 | 
 指标出处 | |
| 控制性 | 
 指导性 | |||||
| 显示度 | 
 1 | 
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 | 
 ≥20% | 
 ≥80% | 
 √ | |
| 水生态 修复 | 
 2 | 
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| 
 近期建设重点区域≥75% | 
 城市建成区80% ≥75% | 
 √ | |
| 3 | 
 自然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| 
 ≥80% | 
 ≥80% | √ | ||
| 4 | 
 天然水域 保持程度 | 
 100%,不得减少 | 
 100%,不得减少 | √ | ||
| 5 | 
 城市热岛 效应 | 
 热岛强度得到 缓解 | 
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 | √ | ||
| 水环境 保护 | 
 6 | 
 地表水体水质标准 | 
 不得出现黑臭水体,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IV类标准,且优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 | 
 不得出现黑臭水体,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IV类标准,且优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 | 
 √ | |
| 7 | 
 城市面源 污染控制 | 
 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SS削减率≥50%;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污水全收集 | 
 城市 建成区80% SS削减率≥50%;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污水全收集 | 
 √ | ||
| 水资源 利用 | 
 8 | 
 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 | 
 增长率≥5% | 
 增长率≥5% | √ | |
| 9 | 
 供水管网 漏损率 | 
 ≤12.5% | 
 ≤12% | √ | ||
| 水安全 保障 | 
 10 | 
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 | 
 彻底消除历史积水点并不增加新积水点 | 
 彻底消除历史积水点并不增加新积水点 | √ | |
| 11 | 
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 | 
 100% | 
 100% | 
 √ | ||
| 12 | 
 排水设计 标准 | 
 管线设计重现期2年,其中蓉江新区3年 | 
 √ | |||
| 13 | 
 内涝防治 标准 | 
 设计重现期30年 | 
 √ | |||
| 14 | 
 城市防洪 标准 | 
 设计重现期50年 | 
 √ | |||
| 制度 建设 | 
 15 | 
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| 
 出台 | √ | ||
| 16 | 
 蓝线、绿线划定与保护 | 
 出台 | √ | |||
| 17 | 
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 | 
 出台 | √ | |||
| 18 | 
 投融资机制建设 | 
 出台 | √ | 

2、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指引
(1)规划新区
规划新区主要指蓉江新区,包含文教新区组团、蓉江金融商务组团、潭口组团,该区域是赣州市未来的主中心和核心区,以开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、建设高端商务金融和高档Mall为一体的中心区。该区现在属于用地开发前期阶段,海绵建设基础条件好,应按照海绵新区建设思路,用高标准、严要求,用海绵新理念和指标要求去规划建设,建成有赣州特色“海绵城市”新范本。
(2)已建城市新区
已建城市新区主要指章江组团,是赣州市近些年的城市开发建设重点,该区内大部分用地已开发建设,建设标准较高,设施较为齐全,但仍然存在内涝积水点多、硬质铺装面广、调蓄设施缺乏、城市绿地道路等未结合海绵理念建设等问题。海绵专项规划将该区划分为建成区和未建设区,按照不同的建设要求进行改造和建设,顺利获得海绵城市统筹协调,将章江组团真正打造为宜居宜业的城市中心区。
(3)老城区及其他居住组团
老城区及其他居住组团主要指指河套老城区、凤岗组团、湖边产业组团、南康老城组团、梅林组团等以居住为主功能组团,该区域应结合住宅小区景观设计、建筑布局、景观水体、广场等,按照海绵建筑与小区建设要求合理安排海绵设施。
(4)一级工业园区
一级工业园区包括赣州市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城、赣州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、铜铝产业组团、南康经开区镜坝工业组团、水西产业基地等一级工业园区。该区域主要以新兴产业为主,环境污染压力小,应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建设,提倡工业污水处理后园区回用。
(5)二级工业园区
二级工业园区包括赣州市经开区蟠龙组团、湖边产业组团、龙岭产业组团、茅店组团、红金组团等二级工业园区。该区域主要为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、稀土和钨新材料等产业,区域内部重金属对土壤和水体污染较为严重,建议将该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赋高值,将工业废水、污水保留在工业园区范围内不流出,顺利获得专项措施对重金属工业污水进行处理。
(6)低密度建设区
低密度建设区包括欧潭组团、沙石组团、新能源汽车科技园(北部)组团、水东组团、水西组团、储潭组团、三江组团等,该区域毗邻广阔的非建设用地或散布于非建设用地中间,自然生态基底较好,为该区域内部组团给予较好的海绵消解功能。同时,应注意农业面源污染、山洪等对这些组团的水环境和水安全的负面影响

四、近期目标与建设重点
1、近期建设目标
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(2015)75号),对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《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(试行)》,制定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近期建设的战略目标为,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5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海绵城市要求。
2、近期建设重点区域
参照海绵城市近期建设要求“近期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5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海绵城市要求。”2020年,赣州市城市建成区为200平方公里,2020年20%面积(即40平方公里)达到75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海绵城市要求,结合上述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确定原则,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区域。
3、近期建设项目计划
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[2015]75号)及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——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(试行)》(建城函[2014]275号)要求,结合赣州市实际情况,提出赣州市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工程项目计划表,按照主体工程的类别,赣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包括公共建筑、居住小区、公园绿地、道路广场、排水管网、内河治理6种类型,共计65项。

表2:赣州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建设项目汇总表
| 序号 | 
 项目名称 | 
 项目个数 | 
| 1 | 
 公共建筑 | 
 7 | 
| 2 | 
 居住小区 | 
 2 | 
| 3 | 
 公园绿地 | 
 34 | 
| 4 | 
 道路广场 | 
 3 | 
| 5 | 
 排水管网 | 
 17 | 
| 6 | 
 内河治理 | 
 2 | 
| 合计 | 
 65 | 
来源:赣州市城乡规划局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BBIN宝盈建筑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

文章推荐
- 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”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关于深入召开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》解读
-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
- 工业园区“定制化”供水:BBIN宝盈建筑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?
- 农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BBIN宝盈建筑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?
- AI+物联网:BBIN宝盈建筑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“被动抢修”转向“主动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
-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: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资源部: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