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2017-04-10 立交设计原则
立体交叉是道路(特别是高等级道路)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道路网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。设计时除应遵循道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,考虑到立交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、涉及道路路线、桥梁、路基、路面以及各种交通设施的复杂工程,还应遵循以下原则。 1)功能性原则 ...
阅读全文2017-04-10 立体交叉的基本特征
立体交叉工程是道路(特别是高等级道路)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道路工程的其他构造物相比,它具有重要性、复杂性、庞大性以及区域性的特征。 1)位置重要,功能明确 立体交叉的位置通常是处于两条(或多条)等级较高道路的交叉点上,它在道路网中起着重要的交...
阅读全文2017-04-07 行人交通组织
在城市道路中,尤其在交叉口处,行人在此汇集、转向、过街,需考虑行人交通组织。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;二是组织行人在人行横道线安全过街,从而使人、车分离,相互之间的干扰最少。 人行道通常对称布置在车行道...
阅读全文2017-04-07 金属材料的分类
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。 (1)黑包金属,黑色金属主要是钢铁材料和锰等。钢铁材料是工程中特别是钢结构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。虽然钢铁材料的成分各不相同,品种繁多,但都是以铁碳为主要元素所组成的合金。黑色金属即钢铁...
阅读全文2017-04-07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
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化学性能、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,特别是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是钢结构设计和制造加工的重要依据。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化学介质作用的能力,一般包括抗氧化性、耐腐蚀性等。 ①抗氧化性。金属的抗氧化性是指在常温时金属材料抵...
阅读全文2017-04-07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
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力学性能。 任何机械零部件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承受外力的作用。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,包括强度、塑性、硬度、冲击韧性、疲劳强度等性能。 ①强度。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1 平面交叉的类型
交叉口分类的方式很多,通常多按交叉口岔数及形式划分,主要类型有: (1)T形交叉口:交叉口形状如英文字母的T形,即三路交叉的一条路与另一条路的延长线方向一致。此延长线与第三条路的交角大致垂直。如交角为9015的交叉口亦按类似正交处理。 (2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1 采用信号交叉的规定
(1)两条交通量均大且等级或功能地位相同的公路相交的交叉,难以用主路优先的规则管理时,应设置信号。 (2)两相交公路虽有主次之别,但交通量均大(如主要公路双向交通量为600辆/h,次要公路一向交通量为200辆/h)时,采用主路优先规则管理会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1 交通管理的规定
平面交叉应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、相对功能地位、交通量等的不同而采用信号交叉、主路优先和无优先交叉三种不同方式的交通管理。 (1)公路等级和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公路相交,或交通量较大的T形交叉,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。次要公路上采用让行管理。 (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1 平面交叉设计的原则
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叉口的形式和交通组织方式。因此,在设计交叉口时,必须第一时间考虑交叉曰形式的选择和交通组织问题。为此,设计时应遵循下列原则: (1)道路交叉口的位置受道路网规划控制,两条道路相交以正交为宜;当必须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0 环形路的规划布置
一个城市的环路布置在什么区位,设几层环路,各条环路承担什么功能,都应认真思考,一般而论,城市环路的区位、层数与功能,应根据每个城市的规模、结构、功能分区、交通流特点,地形、地物条件等进行综合论证,实地勘测后确定。不同区位的环路具有不同的交通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0 城市的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
经过城市的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可归纳为下面四种。 (1)采用环形绕行道路。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,有很多于线公路进城的情况。实际上在城市外围修建绕行环路,阻截过境车流,此时,绕行环路的技术标准应与干线公路协调。莫斯科环形公路,全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0 城市步行街的种类
1)完全步行街 完全步行街,又称封闭式步行街。封闭一条滔城内原有的交通道路或在新城中规划设计一段新的街道,禁止车辆通行,专供人步行,原来的车行道与人行道拉平,设置新的路面铺筑,并布置各种设计,如树木、座椅、雕塑小品等以改善环境,使人乐意前往...
阅读全文2017-03-30 步行街的布置
步行街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: 1)保证便捷的交通联系 新建步行街必须考虑其与周围地区有便捷的客运交通联系,以便恰当地为其他地区的居民给予灵活方便的交通。将现有街道建为步行街时,则要考虑原来街道与周围道路的关系,合理组织过境交通,不能因步行街...
阅读全文2017-03-29 高架路的布线原则
(1)为保证高架桥道路交通的快速和通畅,不宜选择线型标准过低的道路或过于曲折的河道,除非沿线允许截弯取直。其评价指标应使直线段长度占全线长度比例60%,或平曲线半径大于相应设计车速所允许的最小半径。 (2)为减少高架路对沿街建筑通风、采光、...
阅读全文